前言

大家是否观察到家里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变得越来越“”?轻微的碰撞或跌倒就会导致某部位发生骨折


或者大多上班族们不论是休息还是活动经常发生腰痛乃至全身性疼痛,并且痛感会随着活动程度的增大而变得剧烈


以上症状就是由典型骨质疏松症所致。一般来说,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但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会罹患骨质疏松症。对于静坐少动的上班族,骨质疏松症也是健康的一大威胁



介绍

今天分享的文献来自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该指南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康复方法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就该指南的骨质疏松症介绍和防治两部分进行简单阐述。


文献精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太长不看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通常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2

骨质疏松症初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后期会出现腰酸背痛全身性骨痛,严重者会发生脊柱变形,即老年人的“变矮”、“驼背”等现象,更甚者易发生脆性骨折。大部分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可预防、可治疗的。


#3

正确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摒弃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量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日常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并且多晒太阳,促进机体对维D的吸收。

#4

积极的预防工作除了患者自身积极地改变——个性化康复方案,也离不开环境改造的支持。对于行动不便地老年人推荐多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对其生活环境也进行适当地改造,如增加必要行动路线上的扶手数目等。



原文精读


0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应骨骼的两个重要方面——骨矿密度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常见部位于椎体、 髋部、 前臂远端、 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病因OP通常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人群,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人体骨骼的形成与吸收之间处于一个动态改变状态成年前骨骼不断构建、 塑形和重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正平衡使骨量增加并达到骨峰值;成年期骨重建平衡维持骨量;此后随年龄增加骨形成与骨吸收呈负平衡骨重建失衡造成骨丢失。

(*骨骼的完整性由不断重复、偶联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维持,即“骨重建”。)


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骨吸收骨重建活跃失衡,致使骨小梁变细或断裂、皮质骨孔隙度增加,导致骨强度下降。因此,雌激素的减少降低了骨对力学刺激的敏感性,使骨骼呈现类似于废用性骨丢失的病理变化。


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一方面由于增龄造成骨吸收/骨形成比值升高,导致进行性骨丢失;另一方面增龄和雌激素缺乏使免疫系统持续低度活化,处于促炎性反应状态,发生病理反应,刺激破骨细胞并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


并且老年人常见维生素D缺乏及慢性负钙平衡,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年龄相关的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生成减少、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功能下降、 肌少症和体力活动减少造成骨骼负荷减少,也会使骨吸收增加。此外随增龄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及糖基化增加,使骨基质中的胶原分子发生非酶促交联,也会导致骨强度降低



由此可见,OP的发生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见图1)

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骼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内部特性;峰值骨量的60%至80%由遗传因素决定;多种基因的遗传变异被证实与骨量调节相关;

非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疾病、药物、跌倒等相关因素。


3

OP常见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等后果。


疼痛: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是会出现腰酸背痛或全身性骨痛,通常在翻身、起坐或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并伴有肌肉痉挛、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严重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患者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更严重者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食欲降低等不适;


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少与外界交流接触,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异常,包括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



02

OP的风险评估及诊断鉴别

骨质疏松症大多是可预防、可治疗的,因此对个体尽早进行OP风险评估能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风险评估

在专业临床诊断进行前,小编推荐大家使用简便的方式进行初筛

# ①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根据患者简单病史,从中选取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问题,由患者判断是/否,该试题快速简单,易于操作,但仅能作为初筛风险,不能用于诊断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问卷先帮家人或自我筛查一下~)


# ②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主要根据年龄体质量筛查骨质疏松症风险,即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2。由于该指数选用指标过少,特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且仅适用于绝经后女性

具体标准如下图:


# ③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FRAX:

根据患者临床风险因素股骨颈骨密度建立模型,用来评估未来10年髋部骨折及主要骨折部位的风险概率。适用于具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危险因素且并未发生骨折或骨量减少者,并不适用于已接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人群。

(*较为专业并且此方法具有地区或人种差异,感兴趣的可以仔细阅读该篇指南,小编在此就不赘述啦~)

诊断鉴别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


临床上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包括两方面: 确定是否为骨质疏松症和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OP的诊断具体方法主要在于骨密度测量,骨密度及骨测量方法较多,不同方法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骨折危险性评估中的作用有所不同。


目前临床和科研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定量CT (QCT)、外周骨定量CT (pQCT)、定量超声 (QUS)等。其中,DXA测量骨密度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03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OP的主要防治目标在于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OP的防治主要分为两级

初级预防:指尚无骨质疏松但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应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

二级预防和治疗:指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是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


根据治疗思路,主要的防治方法基本可以分为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康复治疗三方面。


1

基础措施

重点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康复过程均要求戒烟、限酒,并且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和碳酸饮料等,尽量避免或少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取量为0.8-1.0g/kg体质量,最好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除了从药物或饮食中进行钙的摄取,对于骨质流失量较大的(中老年)人群来说,相关补剂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钙剂:参考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钙元素)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凭借膳食摄入元素钙约400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约500-600mg/d。

(*市面上不同钙剂的补充作用也不尽同,具体需要服用哪些药物补剂还是要谨遵医嘱呀~)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由此可见,单纯补充钙剂也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大部分老年人存在维D缺失,此时不论摄入再多钙元素,自身吸收量也是微乎其微的。

(敲黑板!)充足日照有利于维D的合成与吸收,建议每天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15-30min(具体时长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至少2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应避免强烈日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2

药物治疗

单纯改善膳食或生活方式有时是无法做到全面预防及治疗的,对于一些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本指南推荐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如下:主要包括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

(*关于具体药物的使用说明与适用人群可以自行阅读指南~文中真的超级详细!)

关于药物使用的临床问题在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成功标志在于骨密度保持稳定或增加,且没有新发骨折或骨折进展的发生趋势钙剂及维生素D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以与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


3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推荐运动为有氧运动(慢跑、游泳等)抗阻运动(负重训练)振动训练等。推荐使用传统养生操八段锦、太极拳等加强平衡能力,预防跌倒。OP后期患者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躯干屈曲、旋转等动作,避免引发压缩椎体产生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患者来说,应保证骨折断端稳定性的前提下,加强骨折临近关节被动运动及骨折周围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以预防肺部感染、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萎缩;后期主动运动为主辅以渐进性抗阻训练、平衡协调训练及核心肌力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合适的理疗手段可以使OP患者的康复治疗事半功倍: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全身振动、紫外线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增加骨量;超短波、微波、经皮神经电刺激、中频脉冲等治疗可减轻疼痛;对骨质疏松骨折或者骨折延迟愈合可选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灸等治疗可增强肌力、 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肢体功能


除了常见的理疗措施,水疗也是近年来愈来愈兴盛的治疗方法,水中运动治疗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极大地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或改善运动功能,包括水中肌力训练、水中关节活动度训练、水中平衡训练、水中步行训练等。



水下特殊环境利于OP患者康复:水浮力可以抵消体重,减缓关节压力,降低疼痛;并且水压可以促进机体的血循,加快康复进程


作业治疗及康复工程

作业治疗以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宣教为主,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安全性。作业疗法还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缓解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焦虑、 抑郁等不利情绪。


除了患者自身行为改善,康复工程的全面进行也是至关重要的。行动不便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等辅助器具提高行动能力,减少跌倒发生;此外可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如将楼梯改为坡道、浴室增加扶手等,以增加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安全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佩戴矫形器缓解疼痛、矫正姿势、预防再次骨折等。





科技前沿——心肺功能最新测试系统推荐

#1 肌力训练系统

使用磁阻、气阻等多种阻力形式,配合多种肌肉收缩方法,包括等长等张等速训练,改善疼痛水肿、肌力、肌耐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等功能缺陷。应用于康复训练不同阶段和不同目标,对于OP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智能交互力量测试训练系统——鹊动 QUEDONG

该系统运用视觉反馈训练,激励使用者主动参与训练全程,适用于康复/训练不同阶段、不同目的和不同人群。

#2 不稳定训练系统

激活深层肌肉增强脊柱周围小肌群肌力改善体姿、稳定性和协调性,可以配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生理结构性的诊断与治疗;有效改善患者平衡能力、提高体能。

3D 复合训练系统——imoove 3D复合运动训练台:

采用“3D Elispheric Movement”技术,平台沿三个平面进行椭圆、倾斜和旋转的复合运动,与人脊柱运动形式相一致,对于OP患者来说,尽量避免对人体关节产生剪切力,有效减少损伤(脆性骨折)的发生

#3 水疗:

水疗是指借用水的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改善身体状态、治疗疾病或帮助身体机能康复的医疗

手段。利用水浮力减轻患者负重,提高安全性;同时利用水粘滞性开展更加安全抗阻运动。对于脆性骨折愈后患者或OP高危患者来说十分有效。

物理治疗——水疗康复系统

常进行的水疗包括水中肌力训练、水中关节活动度训练、水中平衡训练、水中步行训练等,相对于地上抗阻减轻了患者疼痛,增加了肌力、协调性和安全性



小结与展望

骨质疏松症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涉及骨骼、肌肉等多种组织、器官,需要综合防治在常规药物、手术等治疗的同时,积极、规范、综合的康复治疗除可改善骨强度、降低骨折发生外,还促进患者生活、 工作能力的恢复,使其能够尽早地回归社会。


对于尚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人来说,“未病先治”是极其有意义的措施,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迎接健康幸福生活~


关注PE

一起学习